优德体育在线

您的位置: 首页  资讯  媒体

【新文化报】儿科医生为啥缺?咋解决?

“金眼科、银外科、千万别去小儿科”,这是在医学界流传甚久也甚广的一句话。

年初开始施行全面二孩政策以来,全国多地儿科诊室爆出医生紧缺,甚至有的医院儿科濒临停诊的境地。

今年2月,国家卫计委连续发布激烈政策:“拟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”、“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”、“完善儿科薪酬体系”。然而“远水解不了近渴”,面对“5+3”(五年本科加三年规培)甚至“8+3”(本科加硕士加三年规培)的医生培养周期,眼前的当务之急如何缓解?

王旭东:眼前多发挥社会各方的力量

王旭东,全国政协委员、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

返聘回一些退休医生

新文化:一段时间以来,儿科医生紧缺的情况频频出现,您觉得该如何解决?

王旭东:我们说儿科医生的紧缺,其实不仅仅是医生,儿科医疗机构也是十分缺少。这是大环境造成的。比如儿科医生收入低,工作辛苦,风险也大。这几天的政协小组讨论上,解决方案也提了很多,我个人觉得培养儿科医生要有一个规划性的东西,比如说在学校里要加强相关的专业,扩大招生。

新文化:但怎么解决眼前的局面呢?

王旭东:我的意见是多发挥社会各方的力量。比如返聘回一些退休医生,对他们稍加培训就可以上岗。还可以把我们医院其他科室的医生,特别是内科医生调转至儿科。其他的比如儿科待遇问题、儿科医生执业困难等问题,也都要有配套的方案。


真正收入少的是基层儿科医院

新文化:我发现一个特点,缺医生最严重的都是儿科专科医院或者大医院的儿科。

王旭东:对的,我们说儿科医生紧缺,其实我们看到的多是城市里的儿科医院或者大型医院的小儿科。实际上更大的问题是在基层,比如社区医院的医生,都是全科医生,一般的儿科病也都能诊治。这些社区医疗机构门可罗雀,大医院一票难求。这些医疗结构的医生能不能通过一定培训,担负起儿童的保健和小病防治,从源头上分流患儿呢?

另外人们都在说儿科医生收入低,其实也是看情况的,有些地方儿科医生的收入并不少,真正收入少的是基层儿科医院。这就涉及到医院的薪酬机制。而且医院当中收入最少的可能是针灸科医生,挂一个号才4块钱,另外还有营养科和护理科也都不如儿科。


如果做成家庭医生制就好了

新文化:患者流向大医院,何解?

王旭东:我们的医改提出了分级诊疗,但分级诊疗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能解决的。腿长在个人身上,我不报销也要去好医院,这个谁也没办法。实际上分级诊疗的初衷就是想解决医疗资源不公平的情况。但高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,服务和技术水平永远不可能均势化。说是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,可谁是大病谁是小病?我就觉得我自己嗓子疼就是大病。

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是家庭医生制,他们有病先去找专门的家庭医生诊治。这个家庭医生极其贴心,有病找到他,小事他就给解决了,大病解决不了,他还可以把你介绍到合适的医生处。我们中国人可能人口基数比较大,做到这一点很难,但只要做成了这一点,患者就自然分流了。

新文化特派北京记者 袁静伟 文/图


首发:

新文化报(2016年3月8日2版):

http://enews.xwh.cn/shtml/xwhb/20160308/249208.shtml


发布时间: 2016-03-08  | 通讯员: )  | 责任编辑:  | 浏览次数: 47  
[ 回到顶部 | 回到新闻中心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