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德体育在线

您的位置: 首页  资讯  媒体

【优德体育在线】邹燕勤:为中医事业奋斗每一天

“恢复得不错,除了定期复查、坚持吃中药,平时饮食及生活起居也要注意。”早上8点,在江苏省中医院(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)七楼名医堂,90岁的国医大师、中医肾病学家邹燕勤正在为患者黄女士诊治。早上不到8点,她就来到诊室,“不能让患者等我”这是邹燕勤从医几十年的习惯。

限号12个,她当天看了28位患者

今年48岁黄女士6年前因慢性肾炎在多家医院诊治,疗效时好时坏,始终尿隐血阳性,后经人推荐找到邹燕勤。服用中药后,病情得到有效控制,6年来一直坚持吃中药。这次为了能够挂上邹燕勤的号,黄女士发动家里人帮她在网上抢号,“我这次‘抢到’邹老的号,而且是第1号。”

上午十点半,诊室里来了一位从内蒙古特地赶过来的患者。患者今年18岁,在当地诊断为IGA肾病(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),尿蛋白始终有两三个加号。了解到小伙是外地人,邹燕勤二话不说就让学生帮着加个号。邹燕勤仔细地询问病情,辨证论治,最后还不忘叮嘱小伙平日注意事项,“要保持心情愉快,坚持治疗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。”邹燕勤说。

考虑到邹燕勤年事已高,每周三出门诊时,医院都限号12个,但是邹燕勤每次都加号,对外地患者更是格外照顾。快到中午一点时,她已经接诊了28位患者。除了10位是复诊患者,其余都是初诊患者,来自全国各地。就算再忙碌、再疲劳,她也总是带着温和的微笑鼓励患者,告诉患者自己会与他们一起携手攻克肾病难题。对于初诊的患者,她总是问得格外耐心仔细,面对复诊的患者就像老友见面一样亲切随和。

“只要学生和患者需要,我会一直看下去”

1953年,邹燕勤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,被保送至江苏师范大学生物系(后调整至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)学习,毕业后留校任植物学助教,如愿成为一名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。1962年,国家为保障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,在名老中医的子女中挑选继承人。专业相近、聪明好学的邹燕勤成了最佳人选。同年,她被调入南京中医学院(现南京中医药大学)中药系,担任药用植物学教学工作,同时随父临床,同年9月参加6年制医疗系本科的学习。

邹燕勤的父亲邹云翔是我国现代中医肾病学的创始人,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。从小在中医学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并爱读古文经典的她,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逐渐萌发了强烈的兴趣。“我在进行系统理论学习的同时,就开始跟着父亲抄方、出诊。所学的生物和中医两门学科知识,让我面对疾病时,不仅可以用中医思维去思考疾病的诊治,还能从生物学角度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疾病。”邹燕勤说。

1968年,35岁的邹燕勤毕业后,在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一干就是50多年,在中医肾病专业领域被认为是“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。其所著《邹云翔实用中医肾病学》一书,全面总结了起源于邹云翔、发展于邹燕勤的治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,系统创立了邹氏中医肾病学术体系。

1986年,她在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上首次从“正虚邪实”框架下提出慢性肾炎、慢性肾衰两个中医辨证分型新标准,得到业界高度认可。

虽已90岁,在中医药研究和传承这条路上,邹燕勤仍停不下来。除了坚持坐诊,她将数十年积累的学术经验悉数传授给了弟子,注重因材施教,几十年来培养出两代学科带头人。

邹燕勤表示,只要身体允许,就会继续发挥作用,为传承中医、弘扬国粹贡献一份力量。“只要学生和患者需要,我会一直看下去,继续为中医事业奋斗每一天。”这是邹燕勤的承诺,也是她始终践行的使命。

  来源:优德体育在线  2023年5月12日 第6版

发布时间: 2023-05-13  | 通讯员: 杏雨网 )  | 责任编辑:  | 浏览次数: 10  
[ 回到顶部 | 回到新闻中心 ]